浙师新闻

省文化特派员王陈辉团队艺术乡建服务点亮畲乡新图景

作者:来源:社科处发布时间:2025-08-15

当千年畲歌回荡在市集烟火,当国际设计创意邂逅“东方生态智慧”,一场文明对话的潮流激荡在三仁畲族乡的畲潮集市,掀起久久不息的时代涛声。


近日,由省文化特派员王陈辉领衔,高校暑期学生实践队与国际交流考察团共同组建的“时尚青畲”青年社科志愿服务团队完成了“畲族蓝染传习”“‘银龄时尚’主题摄影”“庙下桥空间改造”“遂昌故事发掘”“遂昌长粽包装设计”“好川文化考察”等创新设计成果,将畲族乡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与非遗技艺以充满现代艺术魅力的形式呈现在当地居民与中外访客面前,有效改善畲族乡乡村面貌的同时,积极赋能当地文旅产业激发创新活力。


青年团队在文化特派员的指导下布展、宣讲。图片来源 社科处


青年团队在文化特派员的指导下布展、宣讲。图片来源 社科处


凭借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和创新视觉传达形式在暑假旅游和消费热潮的推动下,此次畲潮集市活动累计吸引人流量约1.75万人次,通过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市集活动,青年社科志愿团队成功展示了传统畲族文化通过现代设计实现“活态传承”的乡建路径。作为一个民族与国际和谐交流的平台,畲潮集市搭建起多元互动的桥梁:各族群众携手游戏、共舞同歌;中外友人穿着畲装、体验民俗;汉语、畲语、英语交织的“美丽畲乡,同心一家”的齐声高呼,成为“美美与共”最动人的注脚志愿服务团队在移动摊点开展多次文化传习与创意美术活动,打麻糍、畲族蓝染、畲药香囊、竹编风铃、传统书灯、橡皮章DIY、扭扭棒DIY、新疆民族舞等兼具民族审美和现代创意的志愿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及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拉动了区域消费,带动周边餐饮、手工艺品销售等经济消费达35万余元,为乡村注入了鲜活的文旅动能。


畲潮集市当晚现场。图片来源 社科处

 

作为“时尚青畲”畲族乡村文化品牌与东方生态智慧与艺术乡建创新人才工作坊”的开创者,王陈辉在展览现场感慨道:这些作品不仅是民族技艺的设计学转译,更是乡村振兴在文化层面生动实践感谢青年社科志愿服务团队的中外学子,他们以设计为媒,让畲乡智慧从山涧流向世界他见证了遂昌高碧街村从乡建落后村到夜市蓬勃、文化深度开发的先进村的蝶变,而由他打造的文化浸润文明互鉴系统将成为民族乡村活态文明的炽热心跳。


省文化特派员王陈辉在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社科处

 

自志愿服务团队落户畲乡以来,本项目接连被人民日报、央广网、光明日报、光明网、学习强国、中新网、中国网、文旅中国、环球网、潮新闻、中国蓝新闻、浙江卫视、美丽浙江等媒体报道80次,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12次,省级媒体报道13次,相关稿件阅读量累计超过150。报道高度评价了国际学生驻村艺术乡建实践、非遗活化路径、“时尚青畲”品牌设计等探索内容,为浙哲共富”的发展命题注入国际化、年轻化的新内涵。项目开展期间,沙巴体育党委书记蒋云良,校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葛永海,及办公室、学工部、团委、教育学院、设计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莅临考察,青年社科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热情、设计展陈与学习交流情况给予高度评价


部分媒体对“时尚青畲”青年社科志愿服务团队的报道。图片来源 社科处


“时尚青畲”青年社科志愿服务团队合照。图片来源 社科处

 

通过对非遗传承+民族共融+青年创业”联动模式的打造与开发,“时尚青畲”青年社科志愿服务团队构建了可复制的少数民族地区文旅融合样板,其标准化活动流程、地区化运营方案及跨境传播路径能够快速适配不同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迁移的“艺术乡建+夜市经济”发展范式,具有显著的示范价值。服务团队的中外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深刻的文化理解与创作灵感,学会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增强国际表达文化自觉这不仅有助于中外文化互鉴、理解与尊重,打通畲潮经济的海外流量,有效促进畲族文化的海外传播与畲潮集市的品牌建设。



编辑:张文潇